铝合金型材氧化工艺相关问题及解决方法
发布时间:2018-7-3 来源: 电子散热器 站点:http://www.js-hongtu.com
|
铝合金型材氧化工艺所接触到的主要有:氧化膜导电性、附着力、孔眼氧化膜、出现色差及斑点及影印等等,需要及时的处理,本文提供相关工艺的解决方法以供参考。
1.氧化膜导电性不理想
原因:
氧化时间过长,氧化膜过厚。按工艺要求的30~60s操作,所获得的氧化膜呈浅彩虹色,膜层导电性良好,基本上测不到电阻,若氧化时间过长,膜层厚度增加,不但会影响膜层的导电性能,膜层还会呈土黄色,显得陈旧。
解决方法:
操作时间应严格控制。
2.氧化膜附着力差
原因:
①氧化膜过厚;
②氧化溶液浓度过大;
③氧化溶液温度过高;
④氧化膜未经老化处理。
解决方法:
操作者可根据上述对氧化膜附着力有影响的四点因素进行调整,定能获得满意的效果。
3.氧化件的孔眼及其周围较难形成氧化膜
原因:
①工件碱洗后冲洗不彻底;
碱洗时进入孔眼内的碱液如未能冲洗干净,氧化处理后碱液会从孔眼中流出来,致使孔眼周围的氧化膜遭到腐蚀。
②工件的孔眼周围有黄油;
铝材攻螺孔时很涩,操作者常以涂黄油来提高润滑,碱洗时如果碱液中缺乏乳化剂,黄油是很难除尽的。
解决方法:
①在碱洗之前先用汽油洗刷一遍,碱洗液中应添有乳化剂;
②工件碱洗后应冲洗干净。
4.工件的部分表面不易生成氧化膜
这一现象多出现在平面件,常见的原因有:
①轧制板材表面常有致密的焦糊物,碱洗时未能清除干净;
②工件碱洗后在硝酸中漂洗不彻底;
工件的局部表面仍呈碱性,在空气中会很快形成一层很薄的自然氧化膜,由于导电氧化溶液酸性弱,氧化时不能使该膜退去,故导电氧化膜层也不可能在此处形成。故工件碱洗后一定要在硝酸中充分漂洗,并尽可能当时清洗,当时氧化处理,防止工件在工序之间遭到自然氧化而影响导电氧化膜质量。
③碱洗液中积有过多的铝离子;
溶液的粘度变大,很难从工件表面洗脱下来,阻隔了铝基材的表面与氧化溶液的亲和力,结果氧化后常出现黄、白相间的条纹状质量(显现黄色部位表面由于阻隔物被洗去而获得了氧化膜,白色部位因表面有氢氧化铝阻隔物的存在未能形成氧化膜)。
解决方法:
①铝件碱洗前用细砂低打磨去除焦糊物;
②铝件碱洗后在硝酸溶液中充分漂洗;
③更换碱洗溶液。
5.氧化件的盲孔及其周围出现深黄色斑点
原因:
氧化后在清水中冲洗不彻底,干燥过程中孔眼内的残留溶液外流。
解决方法:
工件经氧化后必须加强冲洗,甩尽残液,必要时还可用医用注射器来吸取上面的残液。
6.氧化膜表面出现深、浅不一的花斑
原因:
包铝件加工时部分包铝层被切削掉,外层包铝属优质铝,被包的内层是杂铝,二种材质差异较大,故氧化后出现“白癜风”似的斑点。
解决方法:
这一现象客户往往不会太理解,厂家要多做解释工作,说清原委,以免引起误解。
7.大面积件氧化膜出现接点影印
原因:
铝件面积大,采取分段氧化处理。
解决方法:
进行整体处理,方法是:取一块塑料布,铺在地上,根据氧化件的外沿尺寸,用木条或砖块围成一个池子,池子高度100mm左右即可,一般平板件都可以在此池内直接操作,遇有立体形状件,若池的高度不够,也可采取在池内分面处理,即前后、上下、左右依次在溶液中处理,这样做能获得与在大槽内氧化同样的效果。
8.氧化膜表面色彩不均匀
原因:
铝件面积大,在氧化槽内摆动过大,边沿和中心部位与溶液的接触、更新、交换有很大的区别,从而导致氧化膜色彩不一。
解决方法:
氧化时工件摆动的幅度要小,静处理也可以,但当溶液温度过低时容易出现地图状花斑,显得不自然。
9.氧化件的绑扎处出现灰色影印
原因:
用镀锌铁丝绑扎氧化件。
解决方法:
铁丝使用前必须先退除锌层。
|
|
上一条:电泳涂装法比其它涂装方法更具有的长处 下一条:不同规格的铝合金型材系列整体工艺参数 |
返回上一级 |